阿里康网
强迫症
快速搜索

神经系统疾病开窍法的研究综述

2015年10月16日

开窍法是指利用各种方法通窍开闭、苏醒神志以治疗柙昏窍闭证的方法。常用方剂有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丸出自《温病条辨》,具有清热解毒、开窍镇惊的功效。

神经系统疾病开窍法的研究综述

现代临床多用本丸治疗脑血管意外急性期、颅脑损伤性意识障碍、肝性脑病、肺性脑病、大脑发育不全、精神分裂症及各类脑炎的辅助治疗等。现将近年来对本丸剂的药理实验研究综述如下。

A.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药理研究发现,应用安宫牛黄丸混悬液灌胃或腹腔注射,或用安宫牛黄丸配制的工、Ⅱ号注射液静脉注射,或用仿照安宫牛黄丸制成的牛黄醒脑注射液腹腔注射,均能减少小鼠的自主活动,出现安静现象。并能增强戊巴比妥钠或硫贲妥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延长睡眠时间。

B.抗惊厥作用:安宫牛黄丸工、Ⅱ号注射液均能对抗苯丙胺的兴奋作用,并能显著延缓小鼠戊四氮性阵挛发作,明显对抗戊四氮惊厥和降低死亡率。

表明该药对小鼠大脑皮层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对生命中枢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然而在对抗士的宁引起的惊厥实验中有不同的报导。王氏报道安宫牛黄丸有对抗士的宁惊厥作用,而韦氏报道牛黄醒脑注射液无对抗士的宁惊厥作用。这可能与给药剂量与处方内组分变动有关。

C.复苏作用:清开灵工、Ⅱ号注射液是在安宫牛黄丸基础上改进的新剂型,大白鼠腹腔注射0.8一lml连续5日后,能使其脑内蓝斑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显著增强,说明蓝斑内神经元乙酰胆碱酯酶的合成及输送活动加强。提示乙酰胆碱的活性可能激发蓝斑神经元调整儿茶酚胺的活性,恢复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功能,从而达到复苏功能。

动物实验证明工号注射液对实验性四氯化碳肝损伤有保护作用,特别对肝性昏迷的复苏尤为显著。但清开灵注射液对蓝斑内单胺氧化酶未见到规律性变化。

D.解热作用:安宫牛黄丸工、Ⅱ号,牛黄醒脑注射液对由细菌毒素引起的家兔发热有明显降温作用,给药后1小时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1),作用可维持5—6小时。但王氏、康氏发现,用安宫牛黄丸混悬液口服后,对伤寒三联菌苗引起的发热无解热作用,然而在注入菌苗60rain,体温达到最高时,用安宫牛黄注射液静脉注射,体温能迅速下降。

如果在注射菌苗40min,体温稍升高时,注入同剂量安宫牛黄注射液仅使体温不继续上升,并不使体温下降。由此可见,该药的解热效果除与给药途径有关外,可能还取决于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状态。

E.抗炎消肿作用:安宫牛黄丸工、Ⅱ号对大鼠蛋清性关节肿胀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一般在给药后1—4.5h(致炎后0.5—4h)作用最为显著。

2种安宫牛黄丸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部炎症均有显著抑制作用,证实其对血管通透性增加期的炎症也有显著抑制作用。

此外,实验还表明该药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有明显刺激作用,表现为吞噬百分率及吞噬指数增加,巨噬细胞体积明显增大,吞噬泡增加,被吞噬的鸡红细胞数量增多,且呈各级不同的消化状态。

F.对血液循环系统的影响:安宫牛黄丸对实验动物的血压有明显降低作用,下降幅度在1.3—5.2kPa。对离体兔的心率和心肌收缩力均有抑制作用,对冠脉流量则无显著影响;对麻醉狗在体心脏的心率有减慢作用,血压虽持续下降,而冠脉流量增加,心肌收缩力加强。

提示该药对心功能有改善作用。此外,该药能减少小鼠耗氧量,明显延长小鼠在常压缺氧状态下的存活时间。

G.对实验兔脑脊液及脑组织化学乳酸脱氢酶(LDH)的影响:刘氏等人报道,用百日咳杆菌菌液和美国大肠杆菌内毒素混合液兔耳缘静脉注射,造成兔实验性感染,检测脑脊液LDH含量,结果发现,用安宫牛黄丸混悬液灌胃,能明显降低染毒兔脑脊液LDH含量;

与未用药组对照存在明显差异(P三0:001),表明安宫牛黄丸对细菌内毒素性脑损害脑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此外,实验结果还发现,染毒16h后,两组动物脑脊液LDH活性变化与脑组织化学LDH活性改变是一致的,对照组兔脑脊液LDH值在染毒后明显升高,同时脑组织化学LDH酶系反应也增强;

用药组兔脑脊液LDH值在染毒后没有升高,同时脑组织化学LDH酶学反应也没有对照组明显。

提示安宫牛黄丸对细菌内毒素损害脑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脑组织细胞的保护作用可能是其开窍醒神作用的原理之一。

H.减轻脑水肿:黄氏等探讨安宫牛黄丸对家兔实验性脑水肿的影响,造模前半小时用胃管注入由温水溶化的安宫牛黄丸混悬液10ml/kg,以脑脊液LDH、CPK及脑组织LDH、ATP、SDH等醚的变化为主要观察指标,发现该药能降低脑脊液及脑组织LDH活性,使SDH、ATP酶趋于增强,能减轻脑组织含水量和伊文思兰染色的范围和程度。

安宫牛黄片是参照安宫牛黄丸而研制成的,药理实验表明,该药有镇静作用,使动能疼痛潜伏期延长;有解热作用,能减少小鼠自主活动;延长戊巴比妥睡眠时间,延长常压窒息性缺氧的存活时间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