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如何应对考试焦虑?从小到大我们经历了大大小小无数次考试,当我们面临考试时,多多少少会有这样的体验:情绪焦虑、急躁、不安。这介绍焦虑症的表现,那么究竟中学生如何应对考试焦虑呢?
注意力不能集中,很难记住东西,缺乏克服困难的信心,我们称这种现象为考试焦虑。考试焦虑是人在面临考试时产生的一种特殊心理反应,它是在应试情景刺激下,受个人的认知、评价、个性、特点等影响而产生的,以对考试失败的担忧和情绪紧张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反应状态。考试焦虑是评价情境中一种特殊的焦虑,其主要特征是担心自己的形象和自我效能感降低,尤其担心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降低,同时伴随认知阻塞和明显的身体或心理不适。一般来说,适度的考试焦虑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动机和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和考试成绩;但是考试焦虑过度则可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中学生考试焦虑问题越来越严重。中学生过度的考试焦虑肯定会影响中学生的考试效果,而且是中学生心理障碍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影响考试焦虑的因素很多,既有学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因素等内部因素,又有家庭和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考试焦虑是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内部因素包括:
1、 自卑的人格特征:自卑的人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处于抑郁和不安的心境,一想到要面临到困难和挫折就容易焦虑,害怕失败:当遇到考试,尤其是重要的考试时,就会紧张焦虑、心烦意乱、注意力难以集中。
2、 对考试的态度:理性情绪理论认为不良情绪的产生并非事情本身引起的,而是由于我们对事情的态度引起的。考试焦虑就是我们对考试不正确的认识引起的。如:一些学生在主观上认定甚至夸大考试的可怕性和对自己的构成的威胁,从而恐惧、担忧以致不能自拔,产生考试焦虑。
3、 知识储备不足、考试技巧缺乏:很多学生平常学习没有付出努力,临到考试时慌慌张张地临时抱佛脚,没有系统的学习和充足的准备,到考场上自然会很紧张。还有些学生平常成绩很好,但是缺乏考试技巧,在考场上不能获得好成绩,久而久之就会失去信心,产生考试焦虑。
4、 考场环境:考试时如果考场环境不够好,出现噪音或者意外事故等都会造成学生紧张的情绪,影响正常发挥。
外部因素包括学校的教学模式、老师和家长对分数的过分强调、大环境下的应试教育模式。
克服考试焦虑的途径主要包括培养良好的人格、提高心理素质;端正对考试的态度;认真准备考试、提高应试技巧;学校、老师和家长端正对分数的态度,以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等等。
以上是中学生如何应对考试焦虑的详细介绍,学生的学习,考试成绩并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和目的,尤其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业压力大,思考如何让他们轻松学知识,培养健康的心理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