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是每个人不得不面对的,对于职场人士来说更是如此。可以说职场社交无处不在,即使是一顿午餐也内含社交行为。这顿午饭不仅仅是为填饱肚子,而是含有诸多微妙的学问在其中。为此“午饭恐惧症”由此萌生。
“午饭恐惧症”表现
一些上班族在单位没有食堂的情况下要在外面吃饭,“午饭团”、“午饭交际圈”等诸多职场新名词也应运而生,且不断蔓延。然而有些人常常在吃饭的时间选择逃避,在该吃饭的时间并不感觉到饿,过了吃饭的时间反而感觉到饿才去吃。每每中午,不少高校学生、国企人员、公务员,甚至办公室的清洁阿姨都感叹:“不知该跟谁吃?更不知道吃点什么才好?”
案例一:小公司、小餐馆如家温暖
曾在一家法律事务所工作的小梅对原来老板安排的午餐形式很满意。公司的规模小,所在的写字楼下面也没有餐厅,地处长安街边,想找到适合工作餐的物美价廉的餐厅也不容易。于是老板就贡献出自己在公司附近的一处闲置房产,找一位阿姨给大家开小灶,给他们做四菜一汤,大家围着大桌子一起吃饭。这样,大家都可以按时吃饭。即使临时有事不去,除非是整组人都不到,否则也不用跟阿姨说,她会每天控制一个大概的量,每天的菜都是现买现做,绝对新鲜。
小梅现在的公司会给员工额外的津贴,他们一般去写字楼地下的餐厅或者到附近的小馆子里,基本附近能吃的地方都被他们吃遍了,而前公司的方式是每天付给阿姨两百块钱的菜钱,从成本上来说,小梅觉得原来的方式更节省,而且时候久了,阿姨会知道大家的口味,喜欢的菜就轮着做,时间和卫生都能有保证。
案例二:一个人的午饭很痛苦
26岁的李先生在2个月前,入职北部新区海王星某科技公司,从事行政工作。“刚到公司时,我想做出点成绩,便一直努力工作,很少与同事交流。”小李说,每天中午吃饭高峰期,为了不浪费时间挤电梯等,他常常提前半小时独自外出吃饭,回来后继续工作。但渐渐的,小李发现,无论他工作成绩多好,同事们对他都不闻不问,这让他很有挫败感。为了引起同事的注意,午饭时间,小李刻意等待与同事一起吃饭,但是,同事们没有人会主动邀请他。“我曾经尝试着跟在他们后面,然后一起外出吃饭。”小李说,即使这样,同事们也不肯对他说太多的话,似乎视他为“透明人”。此后,小李更愿意一个人外出吃饭,“难得去丢那个脸,但一个人吃饭也很痛苦。”
案例三:主动与同事分享盘中餐
在渝北区财富中心一家网络公司从事设计工作的刘丽入职刚半年,由于就餐不便,公司的同事都是自带便当。小刘告诉记者,中午吃饭时间是很微妙的,“简单的说,谁和谁关系好就一起吃,那些落单的一定是人缘不好的独行侠”。
说起自己刚进公司的时候,小刘对新环境很陌生,中午和谁一起吃饭也成了头等大问题。“我念书的时候,走哪儿都有人一起,怎么能容忍午饭时落单?”于是性格开朗的小刘在入职第一天中午就开始了“主动进攻”,“那天中午十一点半,我看大家都面无表情的在工作,于是我站起来一边小跑一边拍每个人的肩膀:中午了,先吃饭再工作吧,我带了妈妈牌秘制排骨,大家一起吃吧。”就是这一次举动,刘丽在公司一举成名了,谁都知道设计部有一个开朗活泼的女设计。
专家建议
1、同事吃饭多沟通交流
你可以把吃午饭看作一种交际方式,也可以把它当作与同事朋友之间建立友谊的平台。毕竟繁忙的生活节奏,也鲜少让你有机会跟他人在一起吃顿午饭。同时,午餐不失为一个令你进步的课堂。你可以通过与各类人员进行交往和信息沟通,不断丰富自己、提升自己、展现自己。试想,一个豁达开朗、善于沟通,有群体意识,敢于承担责任的人,成功也必然会向其招手。反之,你恐惧,把自己变成一只带壳的小蜗牛,终日躲在“午饭恐惧症”名目之下,自怨自怜,但依旧无法逃离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人与人的交际。毕竟,即使不在一起吃午饭,仍要同大家一起工作、沟通和交流。
2、主动邀请领导吃饭
“主动邀约上司午餐,会有很多好处。一来让上司觉得你为人磊落、处世成熟,甚至可以给他一个惊喜;二来可以在很轻松的状态下表现自己的能力。”资深白领小虫告诉记者,别小看一顿饭,其实双方都知道,吃饭只是形式,真正的味道在于如何建立两者之间的美味关系。“现在的上司最愿意灌输给员工他的成长史和他的发达史,那就给他一个机会,做一个虚心的聆听者吧!想必上司会很过瘾,也会给同事们制造一个表象:我和上司有点私交。这样更容易在一个群体中建立自己的隐性势力”。